進入2018年,自由貿易港的申建熱情持續高漲。1月23日,上海市市長應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上海將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風險壓力測試區,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東國際機場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1月24日,天津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透露,天津今年將高標準建設自貿試驗區,并積極申報建設自由貿易港;1月25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提出,浙江將全力爭取自由貿易港落地浙江,加快建設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探索實行“海關特殊監管區+開發區”建設和管理模式……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至少已有十個省市啟動研究申報自由貿易港,這些地方既包括沿海的上海、浙江、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海南等地,也有四川、陜西、湖北等內陸地區。2018年有望成為我國自由貿易港破土之年,繼自貿試驗區之后,我國開放新高地將浮出水面。未來,自由貿易港將在促進我國構建開放型經濟體過程中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為我國對外開放譜寫新篇章。
A、率先破題 從概念走向實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近日,上海自由貿易港的初步方案細節出爐,在貿易、資金及人才的自由流動等方面提出新舉措,同時浙江、廣東等多地也已躍躍欲試,著手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是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自由貿易港概念一經提出,上海成為響應政策的先行者,率先走向破題之路,一步步行動堅實而有力。
1月23日,上海市市長應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上海今年將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東國際機場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應勇說,今年上海將深入推進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重點的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堅定“改革開放再出發”的信心和決心,增創制度創新先發優勢,著力構筑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
除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外,上海將對照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打造自貿試驗區“三區一堡”,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風險壓力測試區、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建成世界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產業監管模式。
2017年3月份國務院印發的《進一步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在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設立自由貿易港區。
可以說,與自由貿易區相比,自由港有兩個不同點:第一,劃定的區域更廣泛,自由港通常設在海港(有時也有空港)城市,且包括整個城市,而自由貿易區是在城市周邊劃定的區域;第二,自由港的“自由”范圍更廣泛,除了貿易自由外,還包括投資自由、雇工自由、經營自由、經營人員出入境自由等。
“自由貿易港相對于自貿區而言,總的來說最大的區別就是開放程度更高,從這一方面看來,自由貿易港確實是在自貿區基礎上的升級,自由貿易港體現了更高水平的開放度,有更高的開放標準。”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黃慶波表示,自由貿易港相對自貿區的升級主要表現在貨物自由流動,資本自由流動,人才自由流動等諸多方面。
近年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貿易便利、投資管理、金融開放和政府職能轉變等各個領域開展全面改革創新,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從而為自由貿易港的探索奠定了基礎。
B、競爭升溫 從“一枝獨秀”到“多地開花”
建立自由貿易港,雖然上海走在前列,但其他沿海省份和城市,尤其是之前已經建立了自貿試驗區的地區,對自由貿易港的爭取同樣熱情。
記者從遼寧省政協獲悉,目前,遼寧省政府已正式將大連申報自由貿易港方案報國務院,并抄報相關部門。
處于東北亞經濟圈核心地位的大連港,已經快馬加鞭向新風口靠攏。據介紹,此次大連自由貿易港的方案思路是,按照“境內關外、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貿易、投資、金融、運輸自由”等基本原則,形成全域封閉化、信息化、集約化的監管體系,實施對接國家通行標準的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管理現代化體制機制,形成港內高度自由、改革系統集成、政策資源匯聚、引領效應顯著、風險有效防控的綜合改革平臺。
除了大連之外,青島也正依托青島口岸及青島港所在的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積極爭取創建自由貿易港。
青島港所在的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具有廣闊發展空間,也為創建青島自由貿易港提供了重要的發展基礎。青島港和世界上接近180多個國家的港口有聯系,與近200個國家有貿易往來,海關在青島批準設立了我國沿海唯一一個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中歐班列也已經對接青島港,向東對接日韓開展轉口貿易,向西對接新亞歐大陸橋,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亞、中東歐、歐盟國家開展貿易往來,向南沿著泛亞鐵路大通道和東盟、南亞國家開展貿易往來。
山東省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廣復制上海自貿區試驗成果,加快開發區轉型升級,積極推進青島自由貿易港區申建工作”。作為我國第二大外貿口岸,青島口岸近年來在開放型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因此,申建自由貿易港成了頭等大事。目前青島自由貿易港的方案已初步成型并已與商務部進行過溝通。
此外,廣東也在積極申建自由貿易港。新方案的一個核心就是對接香港、澳門這兩個全球最具開放性的自由經濟體或者自由港,與大灣區戰略規劃聯動探索,打造粵港澳深度融合的組合港。
“粵港澳大灣區”內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優勢明顯,海港吞吐量和港口集群規模全球第一。“粵港澳大灣區”內香港港、深圳港和廣州港的貨物吞吐量都進入全球前十,三大港口再加上東莞虎門港、中山港、佛山港、珠海高欄港,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在打造空港群方面,香港機場、澳門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加上珠海機場,是全國第一的空港集群。海港加空港,無疑是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核心基礎,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自由貿易港將進一步有利于灣區內各大港口的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除了沿海地區,包括四川、陜西等內陸省份也在積極醞釀自由貿易港的方案。例如,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管理局辦公室日前透露,該區將依托地處成都高新東區的天府國際機場,對標國際最高經貿規則,探索建設內陸自由貿易港。具體到2018年,力爭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形成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建議方案。
業內人士認為,各地自由貿易港將成為繼自貿試驗區之后,我國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這對于促進我國開放型經濟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黃慶波表示,各地區爭先設立自由貿易港,是追求更高開放平臺,爭取更大開放空間的良好需要。但自由貿易港的設立,首先要對自貿區實施狀況進行評估,并考慮自由貿易港短期效應與長期效應的關系,經濟穩定與經濟開放的關系,應遵循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設立的基本條件應包括:第一,自貿區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第二,本地區迫切需要更高開放平臺,否則制約了經濟發展;第三,各種配套軟硬件條件基本具備;第四,自由貿易港定位清楚、可行性充分;第五,國家要考慮地區均衡協調發展。
C、靜待花開 自由貿易港建設應循序漸進
自由貿易港是一個在各項政策上明顯區別于其他地區的特殊監管區域,雖然多地角逐,但不同地方的先天條件也各有差異。目前,自由貿易港建設尚在探索階段,推進應循序漸進,可先從沿海、沿江港口試點,在條件成熟時再向內陸地區的空港和無水港推進。
黃慶波認為,世界現有自由貿易港基本都處于沿海地區,他們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先進的交通設施吸引更多商品和貿易商,所以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應首先在沿海地區推行。尤其考慮到我國內陸地區的經濟基礎和對外開放水平,要建設發展自由貿易港,如果實施商品交易免稅等措施,當地工業產業也會受到全球低價商品沖擊,阻礙當地發展。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謝燮表示,就目前來講,將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未來中國對外開放新高地還很難,需要國家層面的放開。
在黃慶波看來,我國的自由貿易港建設應該滿足多個條件,在地理位置選取、金融體制、建設目標和效果方面不能完全照搬國際自由貿易港,要探索符合我國現狀和利益的標準。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市場準入上,針對自由貿易港的負面清單應該進行大幅縮減,做到對絕大多數行業的開放。
在自由度和監管方面,需進一步開放和簡政放權。除特定法律規定之外,政府應當只對進出口中的危險品、違禁品等少數事項做好監管。建設一個高度開放監管制度體系,改變一線、二線、區內三重監管的嚴格管理措施,做到“一線”徹底放開,“二線”高效管理。
在通關方面,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減少查驗等過于嚴格、降低效率的監管步驟,改變現有的低效通關方式和理念。比如香港作為世界先進的自由貿易港,很早以前就開始采用備案制,即只要沒有舉報,一般不對通過貨物進行查驗。同時自由貿易港應做到通關完全電子化、信息化的運用和普及,極大提高通關效率。
金融方面,自由貿易港內外幣是允許自由進出的,外資銀行允許自由設立,金融的各種工具、衍生品也具有極高的開放度。但就我國目前的金融和資本賬戶開放程度而言,在自由貿易港區域內對金融的開放顯然不能完全照搬香港、新加坡等國際自由貿易港完全開放的做法,我國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必須要探索出一套適用于我國國情的金融制度。
人員流動上,中國要建設自由貿易港還需解決人員進出自由化、簽證的便利化等問題。
稅收方面,自由貿易港應對標世界,做到區域內完全免稅。我國國內現有的13個自貿區雖然暫時都還沒有完全免稅的做法,但建設自由貿易港如果沒有一個完全免稅的政策體系,與國際現有的自由貿易港相比就缺乏了一個很大的競爭力。所以,稅收是決定能否成功建設自由貿易港并吸引吞吐量的一個關鍵條件。
從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目標和效果來看,成功的自由貿易港建設不應止步于貿易自身。對于中國的自由貿易港建設而言,要能夠做到以貿易帶動產業,通過以轉口貿易和離岸貿易為核心,在大力吸引轉口貿易、更多地集聚商品物流以及供應鏈企業以后,帶動國內產業和市場的發展。
“與國際自由貿易港相比,目前中國的自由貿易港申建面臨著對外貿易發展不平衡、管理過嚴,行政干涉較多、監管模式的創新力度和效率不足等諸多難題需要我們攻克,”黃慶波表示,但挑戰與機遇并存,特別是建設初期,挑戰更大。因此,需要各方打破舊觀念、舊思路,在貿易服務、金融服務、人員流動等方面與國際接軌,對接更多國際框架和貿易規則,提升港口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才能實現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譜寫對外開放新篇章這個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