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當下能不能實現應用,這與區塊鏈技術演進的成熟度密切相關,沒有一個支持高并發高用戶量的公有鏈就去談應用,是很不科學的。在公有鏈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談應用是導致區塊鏈行業過熱化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需要適度地鼓勵區塊鏈底層技術的發展和創新。——編者按
DAG啟動區塊鏈3.0寬帶時代
2016年提出“互聯網+”、2017年提出“共享經濟”,2018年的兩會上,“區塊鏈”成為高頻詞匯,包括馬化騰、李彥宏以及周鴻祎在內的各大企業“掌門人”,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區塊鏈技術。人民網也開啟了人民網創投?區塊鏈頻道,還舉辦了“鏈?未來”相關會議。近日,2018年世界區塊鏈峰會(WBC),2018區塊鏈技術及應用峰會(BTA)等都在北京盛大召開。2018年,區塊鏈行業呈全民爆發式增長,中國的區塊鏈時代已然到來。
“雖然2017年區塊鏈行業熱度高漲,但如果將區塊鏈類比互聯網發展,區塊鏈目前還處于撥號上網的時代。而DAG出現的意義,便是將行業帶入寬帶時代。據不完全預估,區塊鏈在2018年或2019年將會有少量實際應用落地,真正爆發式的發展將會在2019年及以后。”近日,記者采訪了全球DAG公有鏈開源項目TrustNote創始人周政軍,他在采訪中提及以后的應用趨勢,而我們將要進入區塊鏈3.0時代。
區塊鏈行業坎坷的技術演進歷程
火遍全球的區塊鏈游戲以太貓曾一度創下38天破6000萬元交易額的記錄,這讓區塊鏈技術走進了一個更大眾化的視野中。同時,基于以太坊研發的這款區塊鏈游戲也遭遇了游戲任務算力不足、網絡阻塞、交易延遲等技術問題。在TrustNote創始人周政軍看來:這種情況的出現說明并發能力不足是區塊鏈行業從2.0向3.0衍化過程中的重要痛點。
談及技術,周政軍講到:“區塊鏈中有一個重要的角色——礦工。礦工有三個關鍵性的動作:交易檢查、通過挖礦選一個可信記賬員、在拿到可信記賬員的基本有效性之后,檢查交易賬目數據的UTXO模型依賴關系,判斷是否雙花。整個挖礦過程基本都是阻塞式的,采用單步執行的方式完成。在整個區塊鏈網絡中,礦工的三個關鍵性的動作會在某一個區塊鏈區間發生,它們都是要按同步阻塞的方式被寫入,很容易發生擁堵。區塊鏈看起來有很多分布式的節點,但基本還是一個同步寫入式的數據庫。可拓展性問題是當下區塊鏈產品技術上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而且也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掉了,才能夠解決區塊鏈被廣泛應用的問題。”
以太坊是一個有智能合約功能的開源項目。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來處理點對點合約。以太坊在區塊鏈的基礎上加入了智能合約,被廣泛定義為區塊鏈2.0,但由于還是區塊鏈的寫入方式,所以仍然沒有改變并發量的問題。
側鏈,根據交易的雙方或者多方之間的預設信任關系簡化他們之間的共識模型,可以讓他們直接建立一個支付通道。為了提高并發量,建立一個單獨的通道,既起到了一個簡化共識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保護一定的隱私。但側鏈需要編程很多前期預配置,預設定,看起來可以按照需求構建,但事實上在此過程中需要很多有依賴關系的設定,從架構上也是不可拓展的,這是導致側鏈方案進展不順利的原因。
分片也是擴容方向的,因為全球公用一個完整的區塊鏈網絡,但受限于區塊尺寸和區塊時間。能否把網絡也分散開,尤其是當全球的參與節點數夠多的時候,跨洲際的英特爾網可能會有很多的交易延遲。于是,在各個節點的本地建一些小的區塊鏈網絡,把賬本存下來,再通過分布式的算法把小的計算網絡搜索到,融合成一個邏輯上的完整區塊鏈,這是分片的思路。這樣的好處是分片和分片之間有一種并行的能力,在每一個分片內部是獨立的,這就是現行的分片方案。
DAG是具備自適應能力和動態的編程能力的側鏈、分片技術。DAG每一個樹的分支構建,由每一個錢包自主并發做父親節點的選擇,錢包和錢包之間具備一定自適應能力,可以自主的構建某些側鏈或者分片。雖然區塊鏈和DAG賬本都采用分布式賬本技術,但DAG是一個無區塊的分布式異步數據庫,使用交易為單位記賬,記賬顆粒度更細。在交易驗證、可信節點選擇和雙花的檢測上可同時進行,節點自行選擇被引用的交易單元并驗證,整個過程是并行驗證的,真正釋放了P2P網絡的潛力。交易可以被任何鄰居節點快速驗證,交易越多,速度越快。DAG賬本的TPS是無限的,節點越多并發能力越強,是最有可能成為區塊鏈3.0的底層技術代表。
TrustNote相比IOTA和Byteball的技術優勢
來自柏林和莫斯科的區塊鏈項目IOTA和Byteball,在2016年分別構建出各自的DAG鏈,以支持高頻次交易的應用場景。美中不足的是,在交易頻次低時,舊交易無法獲得足夠多新交易的驗證和引用,致使舊交易無法被及時確認,極端情況下交易可能永遠不會被確認。為此,IOTA和Byteball分別引入“協調者”和“12位見證人”作為可信節點。前者采取的是一種臨時性的中心化角色,而且并未公布設計細節;后者雖宣稱用戶有權選擇自己信任的見證人,但其交易引用規則使得用戶很難主動更換見證人。
TrustNote是在這兩者的基礎上,把去中心化做到了極致,并進行了技術上的革新和演進。TrustNote是一個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支持高流量、高并發的全球領先的支持挖礦的DAG公有鏈。將有向無環圖(DAG)數據結構與穩健的工作量證明(PoW)共識算法巧妙結合,極大地提高公有鏈對并發交易的支撐能力。它可以加快交易速度,但不削弱系統的去中心化屬性,真正支持高并發的去中心化賬本存儲管理。它可以支持多種節點和客戶端,它的輕錢包支持手機App,其微錢包支持IoT設備,基于高級聲明式語言的智能合約也更加安全、高效、易于編寫。
通過對拜占庭和工作量證明,雙層共識等這些技術深度的研究和考量,讓TrustNote本身在DAG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演化。與區塊鏈相比,對于交易數據初始校驗、可信節點選取、雙花檢測這三個關鍵動作,DAG是分開并由不同節點完成。相當于從區塊鏈的“一核”變成了DAG的“多核”,三個動作之間沒有太多依賴,因此可并行完成。
目前TrustNote可以有效地解決應用中支持高并發和高交易量的問題,而且交易過程中手續費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計,只有公有鏈技術成熟,大幅提高支持并發量和降低手續費與流量成本,才有機會讓落地成為可能,有大量推廣的應用價值。
區塊鏈行業需要高并發能力,應用落地還需努力
周政軍在采訪中還提到:“雖然2017年區塊鏈行業呈爆發式發展,但很多項目方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過分渲染和夸大區塊鏈技術給用戶帶來的價值。過去,區塊鏈行業的組織管理模式應該是開源的,但很多項目方對開源軟件的項目管理方法不是很熟悉,往往在過程中忽視了軟件核心技術的研發。面對行業面臨的并發支撐能力不足,流量成本高昂,真正的應用很難落地。面對技術的實際應用,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近日,由BIT.GAME與GMGC聯合,TrustNote等多家資深游戲公司和區塊鏈公司共同發起的“全球區塊鏈游戲聯盟”正式宣告成立。據了解,TrustNote還成立了DAG研究學院,來支持行業技術研究。未來,TrustNote的應用生態建設可以應用在金融征信、信息安全、物聯網(石油、石化、電力)、游戲、社交等領域。而且代碼開源,希望未來能吸引全球的極客和技術精英開發者一起來建設社區,一起運營和維護。TrustNote周政軍表示:“我們會繼續堅持以技術提升區塊鏈高并發能力,推動區塊鏈行業應用的早日到來。”
【周政軍簡介】
周政軍(Jeff Zhou),TrustNote創始人,區塊鏈軟件和芯片研發專家,擁有20年以上的研發經驗。他在數字貨幣、大數據平臺、物聯網平臺和操作系統核心等領域均有世界領先的技術成果和豐富的產品技術實戰經驗,并擁有近10項相關領域發明專利。他曾任某數字貨幣芯片公司CTO,領導開發了世界首款比特幣、萊特幣雙挖礦機。他曾任某世界500強集團研發副總裁,全面負責工業物聯網平臺的研發,打造了世界領先的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IoT區塊鏈平臺。他在任某納斯達克上市芯片企業技術總監時,全面負責核心軟件和算法,對公司赴美上市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領導研發的手機瀏覽器被奇虎360收購,并成為奇虎360手機瀏覽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