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最新百強縣!這些縣城,“吊打”一眾省會

          縣域經濟,誰在領跑?

          01


          (資料圖片)

          全國共有2843個縣級行政單位,除去977個市轄區,還有1800多個縣和縣級市。

          這些縣,大者可擋一市乃至省會,小者如同一鎮,全縣人口甚至不及北上廣深的一個普通大型小區。

          日前,賽迪顧問發布 2023年全國百強縣名單,全面衡量中國縣域的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等綜合競爭力。

          從區域分布來看,東部地區仍舊獨占鰲頭,占了65席;中部和西部地區正在成為新的中堅力量,分別入圍20席和14席;而東北僅剩1席。

          與往年一樣,百強縣仍舊是“強者恒強”的格局,僅 江蘇、浙江、山東三省就占據半壁江山,其中江蘇23席,浙江和山東分別占16席和13席。

          在江蘇、浙江等地,強市林立,強縣峰起,縣域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因此被賦予了“狼群模式”的稱呼。

          中西部地區,湖北以8席位居首位,四川7席其次,河南和湖南都是4席,四個經濟大省占了所在區域百強縣的2/3以上。

          而在 東北,百強縣只剩下遼寧大連的瓦房店市一棵獨苗,成了東北僅存的縣域經濟種子。

          當然,不是每一個省份都有百強縣。

          在內地除了直轄市之外的27個省份中, 還有10個省份百強縣掛零,包括黑龍江、吉林、廣西、山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這些省份,要么經濟體量不高,要么受制于地理及環境限制,要么陷入收縮型城市的困局,難以形成強大的縣域單元。

          國民經略主筆 凱風最新力作

          各大城市前途命運全景分析

          02

          全國54個千億縣,都分布在哪里?

          如果說萬億GDP,是經濟大市最重要的標志;那么千億GDP,就是經濟強縣最大的外在體現。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 全國共有54個千億GDP大縣(縣級市),幾乎都來自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僅有11個。

          從區域分布來看, 江蘇仍舊獨占鰲頭,一省坐擁21個千億縣,蘇州、無錫、常州等地代管的縣級市成為最大貢獻者。

          與百強縣分布類似, 浙江、福建、山東的千億縣數量緊隨其后,分別有9個、6個、5個。

          從縣域來看, 昆山、江陰、張家港、晉江、常熟、慈溪、宜興、神木、長沙縣和義烏位列前十。

          十強縣城,5個來自江蘇,作為榜首的昆山,2022年GDP總量更是超過5000億元,冠絕全國。

          如果放在全國城市矩陣中,昆山可以排進60強之列;

          與各大省會城市相比, 昆山超過了貴陽、蘭州、烏魯木齊等8個省會城市,說是“富可敵市”并不夸張。

          而在中西部地區,也不乏千億縣的身影。如湖南的長沙縣,貴州的仁懷市,江西的南昌縣,合肥的肥西縣,湖北的仙桃市等。

          不難看出,這些千億大縣,要么是 經濟強市代管的縣級市,要么是 強省會下轄的區縣,要么是 家里有礦或特色產業的專業強縣。

          縣域強大,固然增加了獨當一面的可能性,但也會弱化大城市的城市能級,攤薄原本應由全市調配的資源和政策紅利。

          所以,這幾年,無論是強省會,還是經濟強市,無一例外都在大力推進 “撤縣(市)設區”,試圖將縣域變成市轄區,從而迅速做大城區規模,為晉級特大乃至超大城市提供更大可能。

          不過,城市擴張浪潮早已戛然而止,國家層面多次重申“嚴格控制撤縣建市設區”,許多城市的擴張夢確實要碎了。

          為何要嚴控撤縣設區,超大特大城市如何晉級,在國民經略創始人凱風新書《中國城市大趨勢》中有詳細論述。

          03

          廣東為何只有一個百強縣?

          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無論是百強市、百強區還是百強鎮,都在全國首屈一指,然而到了縣域,卻與江蘇、山東、浙江等地拉開巨大差距。

          在2023年 全國百強縣中,廣東有且只有1地上榜——惠州市博羅縣,位列第69名,且無一突破千億大關。

          要知道,在歷史上,廣東曾經是強縣經濟的領跑者,大名鼎鼎的 “廣東四小虎”——南海、順德、中山和東莞,無一不是從縣城起家,崛起成為首屈一指的工業大市。

          早在1991年,廣東就有12個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包括南海、順德、潮陽、番禺、寶安、臺山、新會、化州、廉江、高州、三水、花縣等。

          如今, 這些百強縣,多數都已完成“撤縣設區”。

          當年的南海、順德兩縣變成佛山的兩個市轄區,而番禺、花縣也成了廣州的市轄區。

          經濟飛速發展,郊野崛起高樓,鄉鎮變成縣城,縣城脫胎換骨晉級為城區,自然就不再有縣城可言。

          百強縣減少的背后, 是百強區和百強鎮的集體躍升。

          數據顯示,在2022年全國百強區中,廣東一省占了19席;而在十強區中,廣東更是獨占8席,且包攬前三。

          同時,廣東又是全國 “強鎮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珠三角的佛山、東莞、中山強鎮林立,一鎮經濟實力堪當一市,這不會體現在“百強縣”排名之中。

          一個典型當屬東莞。作為全國四大“直筒子市”之一,東莞只有轄鎮而無區縣,32個鎮街中, 15個躋身全國百強,占據鰲頭的長安鎮GDP逼近千億。

          不過,珠三角沒有多少縣城是客觀事實,但在 廣大的粵東西北,仍舊有不少縣域存在,人口超過100萬的比比皆是,但為何無一入圍?

          的確,廣東縣域不算發達。根據《南方日報》透露的數據,廣東共有57個縣和縣級市,縣域面積占全省的71.7%,縣域常住人口占全省的28%,但縣域GDP僅占全省的12.5%。

          為此,廣東省提出實施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以高質量發展再造一個新廣東。

          目前, 廣東肇慶四會市、惠州惠東縣、茂名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以及江門臺山市GDP總量超過500億元,成為百強縣的有力競爭者。

          04

          中西部,都有哪些經濟強縣?

          無論從全國百強縣還是千億縣來看,經濟強縣要么以 制造業見長,要么屬于 超大特大城市的都市圈成員,要么依賴于 資源稟賦。

          東部地區的百強縣,多數都屬于前兩類。

          如全國第一強縣昆山,自身既是萬億工業強縣,也是上海都市圈的一員,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

          根據《中國城市大變局》一書分析,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強縣,一部分是經濟強市的成員,另一部分則以能源產業或其他特色產業著稱。

          一類以長沙縣、南昌縣、肥西縣為代表,這些縣城,本身就是強省會長沙、南昌、合肥的一部分,名為縣,但與城區并不實質性差別。

          另一類是以資源型縣城,以陜西榆林的神木市、內蒙古鄂爾多斯的準格爾旗、貴州遵義的仁懷市。

          神木、準格爾都是產煤大縣,其所在的榆林、鄂爾多斯,均為我國10大產煤大市之一,而內蒙古、陜西則是我國TOP3產煤大省。

          過去一年多來,借助煤價大漲,這些縣城經濟水漲船高,得以脫穎而出。

          與神木、準格爾相比, 貴州遵義的仁懷市則以白酒產業聞名,大名鼎鼎的貴州茅臺就產自于此。

          遵義是貴州省的副中心城市,GDP總量直追省會貴陽,而白酒正是其最大支柱產業,占工業比重接近70%。

          可見,從東部縣城的制造業,到西部縣城的煤炭、白酒等優勢產業,縣城有了不同的突圍之道。

          05

          有縣城在突圍,也有縣城不進則退。

          去年發布的《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分類引導縣城發展方向。

          這份文件 將縣城劃分為5個大類

          大城市周邊縣城、專業功能縣城、農產品主產區縣城、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人口流失縣城。

          根據文件,加快發展大城市周邊縣城,積極培育專業功能縣城,引導人口流失縣城轉型發展。

          這其中, 人口流失縣城最受矚目。

          前幾年,國家發改委首提“收縮型城市”的概念,要求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這意味著,一些人口持續流失的縣城,失去了城市框架繼續大擴張的可能,且不乏會被撤銷合并的可能,這在凱風新書《中國城市大變局》中有詳細論述。

          哪些區縣人口在流失?

          根據龍瀛團隊的最新研究,2010年-2020年,全國共有266個收縮城市,與前十年相比,增加了86個,總數占全國城市的4成左右。

          以區縣來看, 全國共有1507個人口收縮的區縣,占比超過一半,總面積為440萬平方公里,覆蓋了中國近46%的領土。

          這些區縣,不僅包括傳統的資源枯竭型地區、中西部偏遠縣城,甚至連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東部一些縣城,也面臨大城市人口持續虹吸的壓力。

          當然,大城市虹吸帶動的人口階段性被動收縮,與 資源枯竭、產業衰退、人口外流導致的持續收縮,有著天壤之別,后者更值得重視。

          畢竟,當人口持續流失,不僅大規模公共建設無從談起,連財政自給自足都會成為問題,遑論房價這樣需要人口作為強支撐的房價等資產價格。

          對于這些縣城,促進人口和公共服務資源適度集中,乃至引導人口向鄰近的經濟發展優勢區域轉移,甚至與周邊區縣進行撤并,都是大勢所趨。

          關鍵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最新百強縣!這些縣城,“吊打”一眾省會
          住建部提房地產政策“三板斧”,釋放需...
          兩年虧損超800億元 恒大汽車復牌首日跌超61%
          澄清抖音直播間沒有被關,東方甄選大反...
          美商務部長承認:對華升級出口限制會讓...
          國家稅務總局:上半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2022最新国产在线| 日韩在线视频网址|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三级| 天天做天天添天天谢|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动漫|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被弄出白浆喷水了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jizz性欧美12| 我被继夫添我阳道舒服男男|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播放16页| 嘿咻视频免费网站| 黄色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eeuss在线兵区免费观看| 成年人看的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综合| 免费在线观看你懂的| 老师好紧开裆蕾丝内裤h男男|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免费A级毛片无码久久版| 色吊丝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婷婷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你懂的免费视频| 国色天香精品一卡2卡3卡| √天堂资源在线| 成人毛片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 中国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日本无吗免费一二区 | 青娱乐免费视频| 国产最猛性xxxxxx69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