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銀行頻繁的營銷電話,用戶終于忍無可忍。
近日,有網友分享,自己精神衰弱需要長期聽音樂治療,可是這期間卻接到了招商銀行的AI營銷電話,給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資料圖)
該網友描述道:“在被騷擾電話打斷的時我還是秉持禮貌接通電話,當對面傳來一個 AI 人工客服聲音的時候,一瞬間觸摸到了一些我存在的價值。被騷擾、被推廣、被裹挾甚至都不需要一個活生生的人來面對,突然感覺自己就像那被收割機碾過的麥子,甚至開始渴求起農民的鐮刀。這是新時代商業化的奴役也是個體生命又一次的踐踏。”
因此,向招行訴求賠償精神損失費10萬元,附帶賠償大衛·鮑伊演出名譽損失費100萬元,并解釋 “ 一首穿梭時空數十年的 作品,通過本身強大力量治愈一個 精神崩潰的人。這本應是我生命中超越一切世俗最人類的一件事情,卻被一個商業銀行的 AI 客服給輕易的幻滅了。這是對大衛·鮑伊本人的一種褻瀆。 ”
“這種騷擾電話就是新時代的柏林墻,把我們與精神生活隔斷,與美好心靈隔開、讓我們看不見生活的希望。謝謝大衛·鮑伊讓我有勇氣面對人生崩潰的第一堵墻:中國招商銀行,讓我成為英雄,即便只有一天。”
面對控訴,招行網絡客服回應,已反饋相關部門設置免打擾。
這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共鳴,也紛紛@ 招商銀行網絡經營服務中心,求免打擾。
甚至,有網友懷疑,這個客服也是機器人吧。
有大V介紹,招行電話現在一概用AI,根據信用記錄等標簽,為客戶推薦信用卡、貸款等產品,但“這種事都用AI,也太不尊重人了。”
“何止招行一家,這個被告單可以再加幾個。”
不只銀行,通信公司的此類電話更甚。
只能無奈感嘆,人工智能改變世界的同時,也以各種方式助長了亂象的滋生,就比如你定期接到的騷擾電話。
作為中國零售銀行的代表,招行在人工智能方面也碩果累累。
在7月12日召開的財富合作伙伴論壇上,招行行長王良透露,“當前,招行正在加快大語言模型、AIGC、機器學習等AI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力促‘人+數字化’服務再上新臺階。”
不過,銀行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怎么使用,值得商榷。
據了解,銀行會普遍要求網點客戶經理每天撥打20~30個外呼電話,如今引入AI,這種考核量更多。
其實,現在AI技術不僅能識別出廣告電話,還能自動接聽,并根據對方說出的內容去提問。這就給銀行的電話營銷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只能說“魔法才能打敗魔法”。
銀行員工也反饋到,由于客戶不愿意接聽營銷電話,導致經常在電話營銷中受挫,效果不比以前。
希望銀行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更要兼顧人性化服務,而不是用AI無止境的篩選客戶和增加基層人員工作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