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針對網傳“萬科集團與萬達集團在長春國際影都合作項目中產生的資金糾紛已基本達成和解,萬科已申請凍結的萬達商管部分股權即將解凍”一事, 接近萬達人士回應中國證券報記者稱:消息屬實;而接近萬科人士則對此表示:暫無回應。
基本達成和解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萬達與長春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斥資200億元打造“長春國際影都”項目。隨后,萬達引入萬科共同開發“長春國際影都”項目。其中,萬達負責文旅板塊,萬科負責住宅板塊。
(資料圖片)
2020年,萬科控制的海南萬駿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通過增資方式進入長春北方影都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5%。海南萬駿于2019年9月和2020年6月先后兩次向萬達子公司萬達地產支付了合作款共50億元。
但在2021年6月,萬科出于種種原因考慮,決定提前終止合作。萬達已返還萬科52.4億元資金,雙方就投資款的善后卻存在分歧,由此引發了財務糾紛。
對于糾紛,萬科認為,萬達已支付的52.4億元款項中,本金為40億元,12.4億元是對這50億元資金使用大約兩年半的利息。 通過訴訟,萬科再次追索的13.8億元中,10億元是本金,利息是493萬元,罰息是3.77億元。
萬達認為,不認同再支付給萬科13.8億元。 50億元的本金使用了兩年半,已經全部歸還,并支付了2.4億元的收益。 之所以沒按合同約定的利息支付,是因為兩點: 首先, 萬達單獨承擔了大 約100億元左右的基礎設施配套投資 ; 其次,萬科取得的68萬平方米土地,折合樓面價約為3300元/平方米,而華潤集團相 鄰地塊的樓面價約為5700元/平方米,因此,萬科每平方米便宜了2400元。 由此算來,68萬平方米乘以2400元,萬科享受了16.3億元萬達為其付出的土地成本優惠。
2023年6月5日,大連萬達集團持有的萬達商管約19.79億元股權被凍結,股權凍結期限至2026年6月4日,為期3年。對于股權被凍結,萬達集團表示,萬達地產集團和某企業在長春一大型項目有合作,至今雙方仍存在約10余億元財務糾紛。據了解,申請凍結萬達商管股權的正是其曾經的戰略合作伙伴萬科集團,雙方是因為在長春國際影都項目合作中產生資金糾紛。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之前雙方合作引發市場無數遐想,但之后由于房地產行業出現變化,各家都在收縮戰線,造成了資金糾紛。此次雙方達成和解也是一個好的結果,這對于珠海萬達商管的上市將是一個利好消息。
對上市形成利好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珠海萬達商管已經四度遞交了招股書。公司曾于2021年10月21日、2022年4月22日、2022年10月25日先后三次遞表港交所。2023年4月25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萬達商管招股書第三次顯示失效。6月28日,港交所文件顯示,珠海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聯席保薦人為中信證券、摩根大通、瑞信。
最新一期招股書顯示,按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總在管建筑面積及儲備項目建筑面積計算,萬達商管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運營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為9%;公司也是行業中科技驅動的商業管理和數字化運營的先驅,主要專注于商業廣場。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萬達商管管理472個商業廣場。
值得注意的是,公開資料顯示,萬達商管曾與碧桂園、螞蟻、騰訊等多家機構投資者簽署了對賭協議,若2023年底前未能成功上市,萬達商管集團則需向上市前投資者支付約300億元股權回購款。萬達商管的資金狀況受到各方關注。
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已將用于兌付7月10日到期的“20大連萬達MTN003”15.75億元中票的足額資金匯至上海清算交易所。除了這一筆7月到期的中票以外,萬達商管在2024年1月還將有近43億元債券到期需要兌付。萬達商管擬通過自有資金及再融資等渠道對公開債務進行償付。
中誠信國際將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主體及相關債項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標普將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調降為CCC,維持負面觀察展望;穆迪將將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調降為Caa1,維持負面展望。
對于上述評級機構調整原因,萬達商管方面表示,主要為發行人公開市場再融資渠道暫未恢復、持續凈償還到期債務、子公司珠海商管上市進度不及預期、持有的部分股權被凍結等,流動性壓力有所增加;公司經營情況穩定,盈利能力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