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近兩年來,美國南加州房地產市場在買賣過程中出現“黑客”,通過侵入買家個人郵件,篡改第三方公證公司(Escrow)匯款地址,將數十萬美元中途攔截。年前,有華人家庭受騙,60多萬美元一夜蒸發。詐騙案愈演愈烈,加州房地產經紀協會去年底推出新表格,叮囑消費者交易中謹防網絡欺詐。
資料圖:網絡“黑客”頻出沒。圖為2017年5月13日,一臺筆記本電腦屏幕上顯示的勒索病毒界面。
圣蓋博谷某地產公司資深地產經紀張先生透露,去年底經手一樁房產交易,買方遭遇網絡“黑客”,差點讓一家人辛苦賺來安家立命的40萬美元血汗錢不翼而飛。險遭毒手的韓裔家庭,經過一步步甄選和通過審核,最終在托倫斯購買的房屋,原定2017年12月7日、8日最終過戶(Closing Escrow)。就在買家即將把10余萬美元首付電匯給第三方公證公司時,卻發現公證公司在郵件中提供的電匯地址,和最初給付訂金的地址不同,正因為看到了這一蛛絲馬跡,又經過縝密查證,才防止一起數額巨大的網絡詐騙。
張先生說,去年11月開始,為促成交易已經開始和第三方公證公司不斷的來回交涉,確認一些數據。而到了過戶最后一周準備匯款時,突然收到一封來自“Escrow”的郵件,更改了最初放入1萬美元訂金的匯款賬戶。因為這一個反常舉動,隨后便和買家一起到Escrow公司確認,當面對質中,發現對方手上文件提供的匯款地址,和自己郵件中收到的匯款地址有很大出入,但就此Escrow公司前臺人員沒有做出過多解釋,只是說要按照其手上掌握的地址匯款即可。
他指出,從那時起心里便起了疑心,再回到郵件上仔細查詢,才發現許多疑點浮出。首先是所謂的Escrow公司郵件地址,Torrance的拼寫不經意的少了一個“R”,還有就是在郵件提供的聯絡方式將Escrow公司本來應有的310區號打成了301區號,而這些有小錯的郵件,都是在那一封提供買家最終匯款賬戶的郵件出現,而以往和Escrow公司的其他交流郵件內容都無異常。這就有很大可能的說明,“黑客”其實已侵入買家個人郵箱,但一直默默觀察等待時機。
張先生透露,從業20多年首次碰到類似情況,造成這種危機的源頭也和如今科技發達有關,因為現今買賣雙方的房產經紀,和第三方公證公司之間大部分業務和溝通,都是通過郵件完成,讓侵入郵件的“黑客”有機可乘。
房產經紀阮先生表示,其實早在兩年前開始,這類通過電郵欺詐的房產買賣詐騙案就已出現。兩年前一位華裔顧客的親戚曾經遭騙,60萬美元購買房子的幾十年積蓄,一夜之間蒸發,雖然FBI介入調查仍舊沒能追回,于是這家人將Escrow公司告上法庭,案件到目前仍在纏訟。
阮先生說,在房產交易過程中,尤其匯款到Escrow之前,民眾和房產經紀一定不能僅憑借郵件的電匯地址,而應該反復與Escrow公司確認后,再將錢款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