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9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上調了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報告預計,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小幅加快至3.1%,較世行去年6月的預測值上調0.2個百分點。世行還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上調0.1個百分點至3%。
專家認為,2017年以中國為龍頭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為全球經濟貢獻了超過1/3的增速,也注入了信心。全球經濟將在2018年迎來金融危機后的全面復蘇。
2017年全球經濟強勁增長,中國是有目共睹的主引擎
報告指出,在投資恢復、制造業回暖以及全球貿易穩步增長的帶動下,2017年全球經濟預計增長3%,為2011年以來的最強勁增長。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對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的貢獻率超過1/3,其中大部分貢獻來自中國。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穩健發展的中國經濟始終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動力,也為各國提供了發展機遇。”比利時智庫布呂格爾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索特·達瓦茲對記者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三成,遠遠高于其他發達經濟體,此次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則進一步確認了這一點,中國經濟貢獻加快了全球經濟復蘇步伐。
泰國開泰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認為,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有目共睹,是全方位的。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海外直接投資數額逐年增加,是世界經濟前行的火車頭。此外,中國與世界各個市場的貿易額巨大,中國龐大的市場吸收了全球大量的商品。以泰國為例,中國已連續5年成為泰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落實,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泰國投資。
世界銀行發展經濟預測局局長阿伊汗·高斯對本報記者表示,世界銀行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4%,與去年6月的預測值相比調高了0.1個百分點。所有證據顯示,得益于持續的財政支持和改革,以及好于預期的出口復蘇等因素,中國經濟增長雖然放緩,但更加可持續、更加平衡。
此外,世行報告還認為,中共十九大再次強調深化改革,預計將進一步減少過剩產能,逐步消除金融部門的脆弱性,將增長驅動力從資本積累轉移到全要素生產率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