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5日,北京公開出讓三宗共有產權地塊。除朝陽區豆各莊鄉地塊被中鐵建以16.8億元拿下,位于豐臺區的兩宗地塊由于無開發商參與報價,均遭流拍。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這是北京土拍紀錄上第32、33宗住宅土地流拍。
兩宗流拍的土地均為共有產權用地,位于豐臺區花鄉白盆窯。其中,編號為BPY-L011的地塊為純居住用地,地塊面積約47086平方米,建筑控制規模131841平方米,掛牌出讓起始價41.78億元。另一地塊為居住及基礎教育用地,地塊面積約62599平方米,建筑控制規模163477平方米,掛牌出讓起始價50.58億元。
出讓公告顯示,上述兩地塊居住建筑規模全部用于建設“共有產權住房”,銷售價格均為43000元/平方米(含全裝修費用)。
北京共有產權房政策于去年9月份正式落地實施,該價格是政策發布后單價最貴的共有產權地塊,也是第一次出現流拍的共有產權地塊。此前,在十余宗共有產權地塊拍賣中,出現的最高單價為37800元/平方米。
實際上,盡管上述地塊銷售價格較高,但扣除配建面積后的起始樓面價分別達到了32034元/平方米和31860元/平方米。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兩宗土地的一級開發成本過高,以上述起價50.58億的地塊為例,一級開發成本高達42.79億,所以使得土地的起價成本過高,且兩宗流拍地塊的起始樓面價與銷售限價只有1萬左右的差價。
張大偉還表示,起價高達41.78億與50.58億的兩宗地,當下融資難度非常大,最近對于銀行信托進入房地產的情況有較多盤查,導致大部分房企對高投資額項目持謹慎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銀監會此前于2017年12月下發的《中國銀監會關于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提及,商業銀行和信托公司開展銀信類業務,應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得將信托資金違規投向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股票市場、產能過剩等限制或禁止領域。
從市場層面來看,進入2018年后的北京仍將延續上一年的密集供地趨勢和調控力度,“此次兩宗土地的流拍也顯示出房企的謹慎拿地態度”張大偉表示。
此外,另一宗成交的共有產權地塊位于朝陽區豆各莊鄉,地塊面積約55477平方米,建筑控制規模87924平方米,掛牌出讓起始價為15億元。最終經過7輪競價,被中鐵建以16.8億元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