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體育大學一流學科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公布。方案共分建設目標、建設基礎、建設內容、預期成效、改革任務、保障措施等六部分,開啟了學校建設綜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世界一流體育大學新征程。此前,2017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北京體育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體育學一級學科被列入“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方案明確,學校的辦學定位是,以建設綜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為核心目標,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協同發展、創新發展,建設以體育學為核心,教育學、心理學、臨床醫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協同發展的學科體系,著力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具有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體育及其他領域領軍人才,著力探索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體育教育發展新模式、新路徑,為體育強國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高端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學校總體戰略目標是,建設綜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世界一流體育大學。具體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堅持重點突破,體育學部分學科方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使學校以體育為核心的辦學特色更加彰顯,基本達到世界一流體育大學水平。第二步(到2035年):堅持整體提升,建成具備世界一流水平的體育學科群,帶動學校整體辦學在“有特色”的基礎上實現“高水平”,進入世界一流體育大學行列。第三步(到2050年):增強綜合實力,建成以體育學為龍頭、以多學科為支撐的綜合性學科布局,全面提升學校綜合辦學實力,躋身世界一流體育大學前列。
學校一流學科口徑是,以體育學一級學科為龍頭,以教育學、心理學、臨床醫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一級學科為支撐的交叉學科群。學校按照“四個面向”的基本原則,即面向奧林匹克運動發展、面向健康中國建設、面向國際學科前沿、面向體育文化傳承創新,確定四個主要學科方向:即運動訓練理論創新與實踐、運動促進健康的理論與實踐、體育改革發展戰略及體教融合研究、體育文化的傳承創新與國際傳播。
日媒稱平昌冬奧會或成史上最差
選手觀眾都叫苦不迭
日媒Page近日以《不滿的聲音爆發!平昌冬奧會或成史上最差?》為題,報道了平昌冬奧會的種種不足。
首先,沒有在意選手的安全。舉辦跳臺滑雪項目的阿爾卑西亞跳臺滑行中心建設在山上,海拔近800米,因而周圍沒有條件建設遮擋山風的屏障。這里經常吹起幾乎每秒10米的強風,單是跳臺附近就有20臺以上的風力發電機。國際雪聯、國際奧委會在建設之初就已經建議韓國換址。根據國際雪聯的要求,比賽場地的風要小于每秒3米。雖然平昌奧組委高價從日本購買了長255米、高25米的防風網,但收效甚微。
除了選手之外,前來觀戰的觀眾們也十分受罪。
因為滑雪比賽的主要觀眾都在北美和歐洲,為了照顧他們的時差,跳臺滑雪普通臺的比賽時間被安排到晚上9點。但由于風力一直很大,比賽遲遲不能開始,導致無遮蔽的坐席上非常寒冷,觀眾紛紛提前離場。最后比賽在晚上11點才開始進行,結束時超過第二天0點,坐席上已經沒有什么觀眾,舉辦方為了直播考慮,甚至要求志愿者換好衣服在坐席上“填場”。
對于國外觀眾來說,定酒店也非常困難。由于平昌附近的酒店都已滿額,仍有空房的酒店價格十分高昂,有時甚至有酒店取消住客預定的情況出現。
另外,志愿者沒有經過足夠的培訓,在處理事件上常常沒有清晰的規則可循。大部分人都不能說英語,也引發了不小的混亂。
國際冰聯主席:
支持朝韓繼續聯合組隊參加北京冬奧
2月20日,國際冰球聯合會主席法塞爾19日在平昌表示,贊成朝鮮和韓國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繼續聯合組建女子冰球隊參賽。
“我們正在考慮是否應該在下一屆冬奧會繼續讓朝鮮和韓國聯合組建女子冰球隊,有人也向我這樣提議過,我說為什么不呢,”法賽爾19日接受采訪時說。“如果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能繼續這樣做,絕對是一件好事,這是和平的象征。我們會繼續促成這件事。”
朝韓女子冰球聯隊在本屆奧運會中雖然表現不佳,但是卻得到了韓國主場球迷的熱烈歡呼,對于改善兩國關系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過在下一屆北京冬奧會能否再現朝韓女子冰球聯隊也存在一定難度,因為此次韓國作為東道主可以直接晉級冬奧會,但是在下一屆北京冬奧會上能否晉級就是未知數了。
阿里巴巴提出“未來奧運”方案
用黑科技削減奧運成本
2月20日消息,奧運會贊助商中國電商龍頭企業阿里巴巴集團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在舉行冬奧會的韓國平昌宣傳削減奧運運營成本的舉措,包括運用云技術等IT緩解交通擁堵的系統等。
在阿里云強大的計算能力基礎上,阿里巴巴將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IoT、大數據等技術與體育賽事相結合,從奧運體驗、數字化運營、數字化競技、奧運傳播等四個方面推動奧運升級。
阿里巴巴首席市場官董本洪指出,每屆奧運會都要建立運營系統,主辦國的財政負擔很大。他表示,若使用在網上管理數據的云技術,“供歷屆奧運會重復使用,可以提高成本效益”。